电子烟国标即将落地!多家企业“领证”,可以高枕无忧吗?
电子烟起步于 2004 年,最初是以 " 帮助戒烟 " 的名义推向市场的,但真正流行起来还是这几年的事情。成瘾性强导致产品的复购率极高,一时之间,电子烟成为资本和创业者争相进入的热门行业。
和每一个流行的新生事物一样,电子烟可能的危害性、成瘾性都还在讨论中。近年来,电子烟行业经历了从一路蒙眼狂奔到被全面管制的过山车式体验,目前电子烟将参照卷烟进行专卖管理已成既定事实。
随着电子烟国标实施进入倒计时,多家电子烟企业也相继获得烟草生产许可证,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企业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些企业的密集拿证,又会否给原有的电子烟竞争格局带来影响?
国标即将落地
《电子烟管理办法》已于今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今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届时所有水果味电子烟将下架,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只提供国标烟草口味电子烟和具有儿童锁的烟具。
事实上,近年来针对电子烟行业的监管,我国已频繁推出相应方案。
早在 2018 年,为了加大对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的管控,电子烟全面从互联网下架,开启了国家对电子烟行业的监管时代。
2021 年 11 月 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增加第六十五条:" 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也就意味着电子烟在我国将 " 有法可依 "。
随后 12 月 2 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电子烟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 》,明确了对于电子烟 ( 不包括加热卷烟 ) 生产、批发、零售、进出口等各环节的监管政策,电子烟行业由此迎来合法化发展时代。
今年 3 月 11 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又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要求 5 月 1 日后,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业内人士表示,电子烟国标的发布,对电子烟整个产业,和供应链上的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意味着 " 有标可依,有据可管 " 的电子烟监管时代到来,是中国电子烟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事件。
多家企业 " 领证 "
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分为三类:电子烟产品 ( 工厂和品牌 ) 类、雾化物 ( 烟油 ) 类、电子烟用烟碱 ( 尼古丁 ) 类。
工厂和品牌申请的是电子烟产品类生产许可证,烟油类企业申请雾化物类生产许可证,尼古丁类企业申请电子烟用烟碱生产许可证。
在这三类生产许可证业务范围内,可以同时选内销和出口,产品类型方面也可以同时选,比如烟弹、烟具和组合一起选都可以。
随着电子烟新国标即将落地,多家上市公司旗下全资公司或参股公司获得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拿到许可证是企业实力的体现。许可证的申请,国家烟草专卖主管机构有着严格的流程,能通过这一流程拿到许可,代表了企业资质达到了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 7 家 A 股公司通过旗下公司 " 领证 ",包括比亚迪、劲嘉股份、顺灏股份、东风股份、小崧股份、金龙机电、金城医药,涉及电子烟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等环节。
此外,还有中国最大电子烟雾化设备商思摩尔国际、被认为是行业龙头挑战者的比亚迪电子等等。
而相关企业在获得许可证之时,亦纷纷发布了支持政策、拥抱国标的经营策略。
如思摩尔国际方面表示,这是国家对公司过去合规运营和精细管理的肯定,未来,公司总体生产经营将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将继续落实监管要求,规范、有序发展。
作为电子雾化领域领导厂商之一,比亚迪电子坚决拥护国家对电子烟的相关政策,依法合规展开生产经营,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拿证仅是开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相关上市公司而言,拿到许可证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目前的发证情况来看,拿证的基本是以往正常经营和生产有一定规模的电子烟工厂、供应链品牌。同时,当前 " 领证 " 的企业总体数量已超上百家。
可以看出,目前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的门槛并不高,不具备稀缺性,申请的合规企业大概率都能够拿到,意味着所有企业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
随着监管压力的逐步加强,市场激烈的竞争,电子烟企业的发展开始面临更多 " 质 " 的要求。如即将生效的《电子烟管理办法》中,就明确提高生产商准入门槛,涉及资金、技术、设备等多个方面。
由此,将使众多不具备相关条件的小工厂、小作坊逐步退出市场,这也会使得原来在生产、经营等环节中存在的监管盲区可以逐步消除。
总得来说,全面监管下将催生一个新的竞争时代。未来头部企业在国内及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伴随研发投入加大、产品迭代升级,将进一步夯实企业竞争壁垒、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