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Juul首位科学家归国创办“喜雾” 技术派如何“科学造雾”?
近日,美国电子烟巨头Juul计划最快在今年9月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在国内电子烟行业引起轰动。消息传出大概一周之后,由Juul曾经的首位科学家邢晨悦创办的电子烟品牌 喜雾 ,正式发布了其旗舰产品的P1系列。
这两件事情看似巧合,背后却暗含着从业者对中国电子烟市场前景的广泛看好。据了解,中国有3.5亿烟民,烟草市场达万亿级别。但目前的电子烟渗透率仅为1%,远低于美国的13%。在巨大的市场空间面前,无数创业者和风险资本涌入,今年以来尤其进入高峰期。
中国市场受Juul的影响很大,但市场中真正了解电子烟背后烟油配方专利技术的团队还比较缺乏。这种情况下,我希望把我在美国的研发精神和研发能力带回中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邢晨悦说。
女科学家主导技术派创业
邢晨悦是加州大学化工专业的博士,在接触电子烟行业之前,她一直从事呼吸类药物的研发工作。2013年春天,邢晨悦接受邀请加入Juul,成为公司的首位科学家。
当时Juul的团队中没有化学和医药开发背景的专家,做呼吸类药物配方研发的邢晨悦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对我自己来说,原来做药是有病治病。而Juul的理念是堵不如疏,把电子烟作为替烟产品,从上游减少危害产生的源头。这相当于是预防科学,考虑到同样能够对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我加入了Juul。 她说。
于是,邢晨悦开始了在Juul漫长的研发——测试——改进的探索过程,并两次飞赴新西兰,和当地著名的烟草临床实验机构合作。最后,含尼古丁盐的电子烟烟油被成功发明。
尼古丁盐的发明提高了电子烟油中的尼古丁在人体中的传输效率,使电子烟更接近真烟口感,解决了长久以来电子烟的最大痛点。这让用户在足够解烟瘾的同时,相比传统烟草减少了大量有害物质的吸入,并最大限度降低了二手烟的危害。
据了解,在尼古丁盐发明之前,美国已经有60%的烟民尝试过用电子烟替烟,但是只有6%的人成功转化为电子烟用户。而尼古丁盐发明之后,美国烟民的电子烟转化率提高了5倍,改变了美国30%烟民的吸烟方式。
凭借尼古丁盐的创新技术,Juul一跃成为美国电子烟市场70%份额的第一大品牌,估值达到380亿美元。而邢晨悦则出于自身职业发展的考虑,在2016年离开了Juul。
后来,由于Juul产品产生的巨大反响,不少中国人希望联系邢晨悦,继而合作开发中国市场。最终,邢晨悦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的尝试,在两年多的烟油配方创新研发后,有了今天的喜雾品牌。
据了解,喜雾品牌背后的工商注册实体为 深圳雾灵科技有限公司 ,正式成立于今年3月初。公司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投资方阵容暂未透露。
创始团队中除了技术研发背景出身的邢晨悦,还有供应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资深人士。雾灵科技的CEO陈敏是TCL前通讯智能应用事业部总经理、香港第一家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 超人智能 的高管。公司COO刘宇是黑莓手机前中国区总裁,拥有深厚的供应链整合资源。
雾灵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姚晓潮曾是一位在硅谷的投资人,目前已经完成3.1亿美元D轮融资的共享滑板车公司Lime是他的天使投资项目。在看中雾灵科技的研发能力和团队实力后,姚晓潮决定加入, 除了投钱,最后把自己也投进来了 。
主打高端成熟烟民市场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为39岁的创业团队,我们早就过了热血上头的年纪,但一心一意做好一款电子烟产品的热情犹在。 姚晓潮说。很多人认为电子烟领域的创业是百米冲刺,但喜雾团队认为这是一场马拉松,大家将持之以恒,用医用级的生产标准为烟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子烟产品。
7月27日,深圳雾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电子烟产品 喜雾 。区别于市面上所有直板设计产品,这是全球第一款推拉式隐藏烟嘴设计的电子烟产品。
姚晓潮认为,烟民在吸烟时也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很多人享受拿出打火机点燃香烟的瞬间。但现在的电子烟产品几乎全都是 即吸即用 ,在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也失去了一定的 仪式感 。喜雾的滑轨设计让烟民在使用时需要推动滑轨,在咔哒声后推出烟嘴,保留了一定的吸烟 仪式感 ,更符合烟民的习惯。
由于喜雾的目标用户为21-35岁的成熟烟民,所以在设计方面刻意避免使用炫酷新潮的元素,而是采用了更沉稳的设计风格,就是为了避免吸引青少年和非烟民的注意力。公司的营销和销售渠道,也主要针对成熟烟民,价格策略上偏高端路线。
2021电子烟油哪里有买
在技术方面,喜雾采用了蜂窝陶瓷雾化芯,均匀恒定的加热烟油还原了真烟的口感。同时,蜂窝陶瓷面上多达30万个微米亚微米级的孔隙,让漏油率被严格控制在万分之五以内,而双S气道设计则让飞油率降低到万分之一以下。
谈及与Juul的区别,姚晓潮表示,喜雾的推拉设计和陶瓷雾化芯,是与Juul等市面产品都不一样的。同时,喜雾在电子烟的口味、香型设计上,也更加贴合中国烟民的口感。
我在硅谷待了十多年,受到其中创业文化的熏陶。后来加入Juul时,也亲历了创业团队的成长。这次自己创业,中美电子烟市场的差异带来了挑战性。好在团队汇聚了有各方面成熟经验的人,大家想齐心做一款真正受到认可的产品。 邢晨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邢晨悦介绍称,在美国的电子烟市场中,除了Juul是高科技初创企业出身,另外几家大的电子烟公司都是属于传统大烟草公司旗下的新型产品研发公司,它们靠自己的技术、专利在市场中立足。
中国的电子烟市场比较年轻,很多创业者是从其他行业跨界而来。但很多创业者、投资人、用户,包括社会各方面对电子烟本身的理解还不够。邢晨悦希望把自己积累的电子烟相关知识体系带回中国。她认为,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专业为核心的电子烟公司将脱颖而出。
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在日益火爆的电子烟市场面前,监管政策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日前,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指出,电子烟容易通过时尚的方式诱导青少年吸烟,此外电子烟的不安全性也会对青少年健康行为习惯造成影响。为此,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计划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目前,广东深圳、浙江杭州等城市已意识到电子烟的不安全性和危害性,相继尝试修订地方法规,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在公共场所禁止吸食电子烟。在这些城市大力尝试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从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能让控烟管理者或执法者有更高法律效力的依据来管控电子烟,这对在全国范围内管控电子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此,邢晨悦表示,监管法规的推出对电子烟行业来说将是一件好事。这既能够对社会和用户起到教育作用,也能够对企业有监管作用,让大家有专注的标准,有针对性的做出规范的产品。